首页 ->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 我校机电工程系率先试行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我校机电工程系率先试行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15-07-31 08:41:46 阅读次数:
    为更好的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我校机电工程系经过半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率先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两个专业推行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下面让我们一起按照时间的节点来回顾一下改革的推进情况。
  3月份,针对正在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回访,对学生信息进行反馈已经是机电工程系常态化的工作。针对学生反映问题,机电工程系召开专题会议,对顶岗实习学生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研讨。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贯彻学校提出的《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会议决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两个专业试行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即第五学期通过“双向选择”让学生到企业进行综合实训的锻炼,通过“师傅带徒弟”这一形式,解决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杜玉光,12级机电一体化专业,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钛合金螺纹检测工作
吴嘉庆,12级机电一体化专业,青岛爱瑟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
     同月,机电工程系向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企业表达了试行综合实训这一构想,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并纷纷表示愿为综合实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与支持。烟台通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玉庆说:“公司能发展这么好,依赖于商务学院为公司源源不断地输送的人才,从生产班长到部门科长到公司中层,商务学院的毕业生活跃在各个岗位,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现在可以帮学校对接试行综合实训教学改革,也算是对学校的一种感谢和反馈。”
  4月,机电工程系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企业调研,深入走访企业20余家,完成企业调研30余次。通过调研,旨在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岗位专业对接、岗位标准、用工需求、培养形式等问题,为综合实训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调研结果认真分析后,最终确定了烟台通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赛科利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威海三角轮胎有限公司、中国航天513所、威高医疗装备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7家作为改革合作试点企业。
与上汽变速器技术人员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与三角集团技术人员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岗位调研
    5月7日,机电工程系召开综合实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研讨会。会议要求各专业进一步对综合实训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同时组织专业教师制订《综合实训实习大纲》、《综合实训任务书》、《综合实训任务指导书》等相应教学文件。
机械制造教研室综合实训改革研讨会
    6月,为了保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这7所企业及其提供的岗位、师傅、薪资等问题,机电工程系陆陆续续安排合作企业来校宣讲和面试。通过面对面与企业交流,每个学生逐渐明确了各自的岗位目标:如工艺员、调度员、检验员等。经过企业的笔试、面试等考核,全部落实了实习单位和岗位。  
威高医疗集团来校进行企业宣讲
赛科利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来校进行企业宣讲
    7月,机电工程系又陆续开展了实习协议签署、实训安全专题教育、离校手续办理等一系列工作。
  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是机电工程系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又一重要举措。暑假过后,这些学生将走向综合实训的实训岗位,相信他们在校内教师、企业师傅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为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