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职院校:
根据《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鲁教高字(2011)14号)精神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鲁教高字[2013]18号)要求,我省有12所高职院校被列为第二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现就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编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特色名校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各校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创造活力,真正发挥特色名校的示范性、先进性作用,确保达到预期建设目标,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认真研究学习《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等近期我省出台的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以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产学良性互动为出发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优化结构和提高素质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关于建设方案和任务的编制要求
1.建设方案制订的依据。特色名校要根据主体面向的产业、行业、企业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来制订建设方案,发展定位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要求,服务面向要充分考虑和体现了自身特色而区别于同类院校。
2.建设方案的系统设计。建设方案整体框架应在特色名校整体水平提升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各子项目服从于建设总目标的实现,各子项目之间具有一致的目的性和逻辑性。
3.建设思路的科学性。特色名校要以建设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以发展为目的,合作办学;以质量为中心,合作育人;以就业为导向,合作就业;以双赢为根本,合作发展。
4.建设目标的示范性。建设目标应彰显特色名校在原有优势与特色基础上未来建设应达到的企盼高度,能够对区域内、行业内的同类高职院校具有带动和引领作用。
5.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特色名校应是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共建学校,合作解决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基础建设、政策措施等问题;要建立保障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如制订规章制度解决兼职教师聘任、先进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问题,改革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等。
6.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应是校企联合共同设计、共同制订、共同实施、共同评价;教学组织形式弹性、灵活,适应工学交替的要求,并有具体制度保障;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实现“双证书”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态;开展面向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提升校企合作能力,等等。
7.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有具体可行的措施办法保证教师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面向社会、中职学校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成人学历教育;落实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具体任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校学习,增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等等。
8.建设方案与任务书的匹配性。任务书要充分、准确、合理地反映了建设方案的精髓和内容,相关内容、数据一致。要细化任务书中的预期目标,增强验收要点对预期目标的支撑作用, 提高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任务书填写符合文件要求。
四、建设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项目经费预算和管理措施科学、合理,严格按照《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省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专业的软件建设,配套资金可部分用于购买教学仪器设备,总额不能超过配套资金总额的50%。任务书中的资金投入经费预算表不包括学校整体推动项目的经费。学校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名校建设目标的实现。
五、在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评审之前各校申报的重点建设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重点建设专业应当体现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势,带动和引领相关专业群建设。非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由学校自主确定,但不少于3个。
附件: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架构)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2014年1月7日
“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
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建设方案(架构)
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和基础
一、背景与现状
二、特色与优势
三、问题与不足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目标
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
一、办学特色
二、专业建设
三、师资队伍建设
四、教学改革
五、体制机制建设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七、招生就业
八、其他
第四部分 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分专业)
一、建设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内容
1、体制机制建设
2、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建设
4、教学团队建设
5、实训条件建设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7、专业群建设
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效益
五、保障措施
第五部分 非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分专业,内容同重点建设专业)
第六部分 其他建设项目(列资金预算的独立项目)
第七部分 建设预算及进度
一、项目建设进度
二、建设项目预算
第八部分 项目建设的预期效益分析
第九部分 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
附件:
1、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2、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3、其他